close
我總覺得這三個禮拜以來,我的思緒完全被那種複雜的美學扭曲,而我
越是想弄清,一切就越模糊。究竟為什麼Aschenbach要死在威尼斯,究竟
他爲了對達秋的愛情而死,還是為了他美學的哲學而死,還是因為他是馬勒
的化身,所以必須在達到一種決定性,理智全面掌控下的平衡之後,卻因為
無從和壓抑住的混亂取得真正的平衡而死去。而維斯康堤想要展現的又是什
麼?除去了不爲大眾所接受的戀童癖,同性的愛戀以外,他試圖解釋的是他自
己對於藝術形式,達成藝術的手段,甚至不同於原著的見解。眾神的形象充斥
在文本中,但死亡和瘟疫的意象在電影中卻更肆無忌憚地侵襲感官。愛情和
死亡(love-death)默默結合,只是最終收尾在死亡,卻不見愛情。
我想無論Mann,維斯康堤,馬勒,甚至華格納這些真實的人物,對照著
杜撰的角色們,Aschenbach,甚至Faustus,他們全以一種自毀式的自戀
,self-destructive narcissus宣判藝術家的命運。只是那些偉大的真實人物
還握有像上帝一般的力量,掌控自己的生死和平衡,而薄弱的,杜撰的角色們
卻被預言醜惡的死亡和靈魂喪失。
藝術至今都沒有定論吧,抽象的人用抽象的文字談論抽象的藝術,怎麼會有
結果呢?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