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忘了什麼原因,高二時候的歷史老師有幾堂課的時間不大上課,借了視聽教室分
數次放亂世佳人給同學看。大家倒得倒、睡得睡,我還記得那時我和桃子寫交換
日記,本想趁機偷寫,無奈視聽教室裡伸手不見五指,想下筆都會畫到自己,於
是放棄。奇怪的是看著看著就看出了興趣,這老片不是太難看,角色犀利情節緊
湊,郝思嘉和白瑞德兩人為我心中某種典型性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局說真的
我一點也不記得了,只知道性格剛烈的女子好像什麼也打她不倒,除此之外她還
有一種一般人難忘其項背的率直,在時代背景的襯托之下更是格格不入的嗆辣。
更不用說克拉克蓋博把一個臭男人最討厭也最無法討厭的模樣以一個嘴角的弧度
就演活了起來,身為高中生的我,當下了解:除非你是郝思嘉,否則千萬不要愛
上這種人,你會死得很難看。
話說回來,除了隱晦沉悶的電影深得我心以外,我也喜歡這種毫不囉唆的片子。
豪氣萬千的角色加以豪氣萬千的歷史,不管在怎樣衰敗的土地上都還有一些生氣
勃勃的人存在,為了明天捲起衣袖努力。雖然影評老愛斷章取義說這是部亂世愛
情電影,但我總覺得屏除愛情不談,郝思嘉和白瑞德其實是資本主義的小縮影,
讓你又愛又恨,討厭它又擺脫不了它。美國人這麼喜歡郝思嘉絕對不是沒有原因
的。認同她就好像合理化所有為了生存而犯下的不道德行為,而金錢就是生存的
要素,所以為了金錢什麼都可以不管。郝思嘉的一句:
God a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如此有力,但又如此可怕。姑且不論對錯,畢竟我真不敢保證我在槍口下會不會
為了苟活而出賣別人,但看這片子不免要提醒自己別被這有待論證的信念洗腦。
除此以外我還是相當喜歡這部片。
示愛的橋段又經典又好笑。白瑞德帶著慧詰和幽默化解失敗的告白和郝思嘉向衛
希理告白失敗摔花瓶的場面,時至今日仍被曠男怨女們沿用(當然方式有所更動)。
善良得像天使的衛希理太太怎麼可能不發現郝思嘉良久圖謀她丈夫的愛?在郝思
嘉心中,白瑞德又為什麼比不上「眼神哀傷」的小男人衛希理呢?難道是因為小
男人強烈的道德感嗎?沒道理啊?郝思嘉都可以為了激怒愛人和為了錢二度出嫁
,她最不在意的應該就是道德感吧?還是說,對衛希理的愛是她泯滅的人性中僅
剩的一絲善意?
想到這裡我自己都要大笑了。
Love is a grand puzzle. That’s all.
老片棒阿~(很虛的結論)
ps. 除了亂世佳人以外我還看了學生王子/ 象宮鴛劫(片名怪到不行,但裡面真的有
象)/ 34街的奇蹟(個人認為勝過1994年版本)/ 魂斷藍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