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女孩蹲坐在石階上,被幾個即將長成無賴的小男孩拉扯戳弄。

髒髒的臉上,有著無奈和恐懼;但母親在兵荒馬亂的街頭上唱歌賣藝

,生活還沒有著落以前,其他都不重要。小女孩在困頓中長大,開始

她挫折不斷的演唱事業。
 

誰都想不到這個唯唯諾諾的孩子會擁有法國人視為「唱出法國靈魂」

的聲音。
 

愛迪‧琵雅芙的靈魂,屬市井小民的悲傷、女人的悲傷、生命的困獸

之鬥中掙扎的悲傷。她鏗鏘有力地將這些演繹出來,因為她就是這種

人生的採樣註一
 

一部傳記電影的基本條件就是忠於史實,又不失敘事的趣味性。更重

要的是,要演得深得人心。不得人心的例子,看1996年的瑪丹娜就知

道了。演得好不好姑且不論,萬一自己人看了就討厭,壞了心目中女

神的形象,那才是大事。我不是法國人,不曉得法國人怎麼看待愛迪

‧琵雅芙,但電影中這個並不完美的女歌手,的確滿足我對”真實”

法國的想像。至少她沒有假惺惺地流露訊息,告訴我法國是多麼美妙

的、多麼”浪漫”的國度,好像一點都沒有生老病死似的。
 

無庸置疑,瑪莉詠柯蒂亞絲(Marion Cotillard)是這部片最可看的角

色,一人擔綱演出從青年時期到死亡以前的愛迪‧琵雅芙:有時是青

春而莽撞,眼神因酒精而迷濛;有時是落魄而無所依恃;有時因為擁

有愛情和舞台而閃閃發光;當然還有生命力流失之時最不堪的顫抖和

抽蓄。
 


導演奧利維爾達昂(Olivier Dahan)以時序交替的敘事手法講述這個

故事,將女伶的人生大體上劃分成童年時期、青年時期、一舉成名後

短暫的光鮮亮麗、和拳擊手愛人飛機失事後生理衰敗等四種樣貌。四

個時期的片斷穿插錯綜,交代琵雅芙人生重要的轉折,她所愛的人,

和她愛的原因。過於跳躍的敘事,因為有演技的烘托不至於讓人看不

懂,但匆匆帶過的許多人物和場景,僅表達出琵雅芙的情緒,卻沒辦

法讓看戲的人了解除了情緒以外的東西;而同一時期中事件發生的先

後順序也不免有些混淆不清。當然,柯蒂亞絲的詮釋不僅僅只有四種

樣貌。狂歡中有恐懼和墮落、信仰中有打擊和質疑、低潮中有掙扎與

重生……像個穿梭時空的魔術師一般,柯蒂亞絲盡情地試探個人演技

的可能性。
 

童年時期的禱告得到奇蹟似的回應,造就琵雅芙對人生的愚信。說是

永遠不放棄的毅力也好,或說是醉生夢死的掏空也好,她就是用一股

誰也沒有的信念堅信只要一直唱下去,一切都會好轉起來。每一次雙

手交握的禱告,就用去聖德雷莎給她的幾個願望,直到有天聖德雷莎

再也聽不見禱告,她就轉向嗎啡和酒精尋求慰藉。全然依賴止痛劑耗

損縮減了她的生命,以致四十歲的她看起來卻垂垂老矣。任一個人看

了都不能不把心糾成一團。
 

整部片我最喜歡的場景之一,是琵雅芙首次在音樂廳裡的無聲表演。

她從怯場的情緒中脫離出來,像個舞台劇演員似的演唱歌曲,為她舞

台的初試啼聲得到空前的成功。另一個,是琵雅芙隱退後海灘邊接受

記者訪問的片段。在夕陽澄燦燦的岸邊,她一面織打毛衣,一面回答

女記者的問題。


女記者問:「妳想給年幼的女孩說句什麼話?」

琵雅芙「愛。」

女記者問:「妳想給年輕的女人說句什麼話?」

琵雅芙「愛。」

女記者又問:「那妳想給年老的女人說句什麼話?」

琵雅芙「愛。」


回答的時候,她望著光照的遠方,臉上開出一朵柔和的微笑的花。
 

電影結束的時候,大禮堂外下起滂沱大雨,雷聲轟轟,提振人心。大

家都拿出手機撥打給信任的朋友,背景中有人哼著電影結束前的最後

一首歌註二。不久以後,隨處可見穿著短褲拖鞋笑容可掬的女生、穿

著雨衣拎著三把傘的研究生、開著車來的大姐、甚至不曉得為什麼能

騎著機車進入清大的媽媽……因為她們,在雨中我還感覺年輕,也感

覺到愛。
 
 

註一:劇情和愛迪‧琵雅芙生平的故事,可參考自由電子報彭怡平詳盡的影評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12/today-article1.htm

註二:1960年,愛迪‧琵雅芙於奧林匹亞音樂聽獻唱的《我無怨無悔》。

註三:圖片來源Star Boulevard電影快報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7/LaMome/LaMome.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f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